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八零书屋 >> 明末1625 >> 第227章 四川科举

第227章 四川科举 2/2

“好,就依邵大人所言,开科举。”郑晓路大声道:“第一届的四川科举,就交给邵大人负责吧,反正我也看不懂八股文,就由你这专业对口的人去做好了。”

郑晓路心里暗想,第一届科举,我也只好让你们搞,但是第二届,第三届……等我的小学,中学,高中,大学都建好了,以后的科举就得由我来了,全部考数学、物理一类的基础科学,不能再考八股文。

……

阎王军开科举取士的消息,瞬时间飞遍了全四川。

这可是超级劲暴的消息,私开科举,这行为比造反攻城还要夸张,直接等于向朝廷的权威挑战,但也正是因为这股豪气,使得人民对阎王军更多了一份信心。

是的,如果阎王军只是一股流寇,人民哪敢归心,既然郑晓路敢开科举,无异于割地为王了,百姓这才对郑氏雄据四川的决心所有了解,这才敢倾力支持。

科举的消息一出,连报名当兵加入阎王军的人都大大增多了起来,数日之内全川就募集了四千多名士兵,弄得四川锻造总厂加紧生产兵器,好不狼狈。

原本朝廷的科举为三种,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是地方上的考试,会试是全国级的考试,殿试则是在皇帝面前的考试。

阎王军现在只占了一个四川,自然就没有会试和殿试,只有乡试。朝廷的乡试时间定在八月,是秋季,气温比较适宜,所以又叫秋闱,但八月时,阎王军还没打算搞科举呢。

等到阎王军决定搞科举,早已快进冬天了,再将上发布科举的公告需要一定的时间去传播,给读书人聚集到成都来考试的赶路时间也得预留出来,还得给读书人们一点时间临时报报佛脚,多看几本书,邵捷春最终将四川科举的时间定在了崇祯四年的年底,十二月二十日。

这时间定得有趣,再过十天就是春节,这玩人么是?考中的,就是喜上加喜迎春节,考不中的,就得哭着回家过新年了。

实际上,在古代读书是一件很花钱的事情,真正的穷人连书都买不起,哪有能力读书,能读书的往往多是地主阶级,越有钱的家里越容易出才子,像郝孟旋这种穷书生,实在是非常的另类,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学成才的。

郑晓路占领四川之后,并没有打击富人们,只是有些组织乡勇和阎王军叫板的富人,被无情地铲除了,大多数躲在家里没出头的富人,都没有受到任何的刁难。

因此阎王军的开科取士得到了富人们某种程度上的认可,还真的准备让家里的读书人前来应试,这事早在郑晓路的意料之中,历史上张献忠占了四川之后,建立大西政权,也进行了科举取士,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中心怀疑惧者固不乏人,但多数还是抱有善意或者热中功名的,所以参加大西政权科举的人相当踊跃。

现在张献忠的活儿被郑晓路抢了,结果也一样,报名参加的还真是不少。

邵捷春显然也没想到来参加科举的“逆民”还真有这么多,一边气愤这些家伙不尊王化,草率从贼,他一边却很来劲,因为四川实在是太缺官员了。

邵捷春改八股文为策论,亲自命题《万言策》,要求考生们历评古今帝王。

邵捷春来劲,郝孟旋也跟着来了劲,为啥?为往圣续绝学呗!

郝孟旋想到当年郑晓路曾经送给自己一件羽绒服,照顾他单薄的身子。

十二月二十日是非常冷的时节,而且明末又值小冰河时期,冬季冷得诡异,郝孟旋怕来参加考试的穷书生被冷坏,于是自己掏腰包,买了许多件羽绒服堆在考场旁边的小仓库里,等着考生们来时发放给他们。

这个好心的小动作,为郝孟旋赢得了极大的清名,往后的几十年里,当时参考的书生都尊称郝孟旋为:“圣德先生”,这使得郝孟旋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喜欢明末1625请大家收藏:(www.8lsw.net)明末1625八零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明末1625最新章节 - 明末1625全文阅读 - 明末1625txt下载 - 三十二般变化的全部小说 - 明末1625 八零书屋

猜你喜欢: 傲娇校花爱上我完美世界邪祟四爷的心尖宠妃高门庶女风月听画壁狗带吧青春乱世巨星我家娘子萌萌哒灰塔笔记(密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