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八零书屋 >> 大明第一贡生 >> 第二百五十二章 噩耗来得如此不恰时

第二百五十二章 噩耗来得如此不恰时 3/3

张周每次进出宫门,都至少有司礼监太监级别的陪同左右,途中看样子还有说有笑的,连刘健等人都无此待遇。

引得在场的大臣会多看几眼。

“已跟秉宽招呼过,他承诺不会跟陛下提请《会典》之事。”王鏊道。

李东阳道:“即便不提请,只是提到只字片语,也会令我等很被动。”

王鏊皱眉看着李东阳,心想,你这算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吗?张周说了不提,你居然以为他来参加朝议,就是为了暗示皇帝有成本的《大明会典》存在,故意让我们翰林院难堪?若他真这么腹黑的话,早早不就把这件事公之于众?还用这么婉转来找我们商议校对的事?

“准备朝议吧。”刘健不想计较张周来午门的目的。

本来没有张周的事,张周是不该来的,连刘健也怕张周“先下手为强”。

哪怕张周跟皇帝提两句,有关要加快《大明会典》编撰进度的事,不提任何一句他自己修书,也会让内阁和翰林院完全陷入到被动挨打的地步。

……

……

朝议开始。

当天张周果然压根就没打算出来说话,因为他来参加朝议,完全是因为朱佑樘告诉他,今天可能要跟内阁的人商量一下《大明会典》的署名落款情况。

无论是张周,还是朱佑樘,都没有要把这部书据为己有的意思。

皇帝也觉得,若就说这部书是张周单独编撰的,那以后翰林院的人都不用混了。

但若说这件事不去记张周的首功,不按照张周的一些需求来达到目的,就轻易把功劳分给翰林院的人,朱佑樘也是万万不会答应的。

说白了,还是要扯皮。

保全你们馆阁出身大臣的名声,但同样也要为张周谋取到足够的政治利益。

这才是皇帝的目的。

“……诸位卿家,朕刚收到一份谢表。”朝议到临近结尾,刘健也趁机摸了摸自己怀里的那份单独面奏,准备在事后交给戴义时,皇帝突然发话了。

在场的人都很好奇,谁会上什么谢表呢?

在大明,谢表属于特殊的上奏模式,基本是不用“关白”于内阁的,内阁只是作为顾问层,不同于宰相,不需要每件事都先过内阁再呈送到皇帝处,而皇帝的赏罚旨意等也无须全都通过内阁下发,封驳的权力也并不在内阁而在六科给事中。

这份谢表具体是什么,在场是没有人知晓的。

朱佑樘将谢表交给了戴义,一抬手,意思是让戴义来说明情况。

戴义叹道:“是这样,先前陛下准了翰林侍讲兼左春坊左谕德杨廷和,以及新进中进士的弟弟杨廷仪二人,回乡省亲,并赐驰驿而行。终于在兄弟二人回乡之后,见母叶孺人,相守五日之后送终。杨氏一门,杨春,会同叶孺人之子,廷和、廷谦、廷玉、廷平、廷萃、廷仪、廷简、廷宣、廷宾、廷实,一同上表谢恩……”

杨廷和祖父杨玫,原配郭氏生二子杨远和杨政,皆都早亡。

杨玫继娶羊氏无子,三娶熊氏,生三子杨春、杨惠和杨哲。

杨春是成化十七年进士,官名不显,如今尚在世,历史上一直到正德十一年才病故,杨春可说是非常能生,年岁最大的是杨廷和,已有四十岁。

杨春正妻叶氏,还有侧室王氏,一共生了十二个儿子,但王氏的两个儿子杨廷历和杨廷中并没有资格联名上表谢恩。

杨廷和剩下这些弟弟一个夭折的都没有。

此话一出,在场大臣皆都目瞪口呆。

皇帝先前把杨廷和兄弟俩调回家乡,所有人都觉得皇帝这是在故意打压杨廷和及传统文官派系,故意让杨廷和让出翰林学士的位置,交给王鏊,但现在他们才意识到,原来皇帝这么做是“煞费苦心”,真就是背负了大臣们的不理解,去成全杨廷和的孝心。

当戴义将杨春和杨廷和父子几人一同撰写的上表宣读完毕之后。

在场鸦雀无声。

朱佑樘道:“噩耗传来,朕也痛心不已。朕并没有得到地方官府的上报,也并不知这位叶孺人病重的消息,乃是有人提醒于朕,要让臣子多尽于孝。朕才这么做的,先前有诸多人不理解于朕,还望诸位卿家明白,朝堂之事固然重要,带先要修身持家,方有资格治国安天下。”

“臣等谨记!”

在场大臣心中一万个妈卖批,却都赶紧行礼领命。

连生死都能提前预知,居然说提前不知道?是不是那些家中有父母尚在的臣僚,以后不用等家里报丧了,皇帝让你回家你就该心里有数?

喜欢大明第一贡生请大家收藏:(www.8lsw.net)大明第一贡生八零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大明第一贡生最新章节 - 大明第一贡生全文阅读 - 大明第一贡生txt下载 - 一语不语的全部小说 - 大明第一贡生 八零书屋

猜你喜欢: 傲娇校花爱上我完美世界邪祟四爷的心尖宠妃风月听画壁高门庶女乱世巨星狗带吧青春灰塔笔记(密码战)我家娘子萌萌哒